主題規劃:黃雅嫺老師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時間:2.27~6.26,週六晚間7:30-9:30,共八堂

費用:全程八堂3600元/任選三堂1400元/單堂500元
❤️報名: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4461c15ffee1dc14214

地點:小小書房.小小café
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-1號
(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)
電話:02-2923-1925
smallidea2006@gmail.com

雅嫺老師:哲學本身就是一場思想上的饗宴,哲學家們通過思辨提升人的思考深度,也豐富人類的生命。這次我們選定的饗宴主題是「轉變與再生」,意在使前來聽講的朋友們,聽完了之後,生命與思想都能有所蛻變,並宛若新生。

*由於今年疫情迄今依舊不穩,此梯次的哲學課程,我們將會保留萬一疫情緊繃,轉由線上授課的權益。請想要報名參與的學員,務必留意此點,感謝!

講綱:

2/27 海德格的時間問題/孫雲平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)
3/13 教育是國家本位還是兒童本位?/李彥儀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3/27 魔鬼之族也能建國?/陳欣白(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)
4/24 班雅明與德希達論翻譯/黃雅嫺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5/15 什麼是想像?/黃冠閔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與哲學研究所研究員)
5/29 宗教:多元、對話與衝突?/李彥儀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6/19 肯定的肯定:德勒茲論尼采/黃雅嫺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6/26 海德格對生命與死亡的看法/孫雲平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)

課程內容:

➤2/27 海德格的時間問題/孫雲平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)
在時間問題的哲學研究中,柏格森著眼的是「過去」,胡賽爾認定的是「現在」,而海德格則看重「未來」。海德格分別批判客觀時間及集體時間,主張主體主義的個體時間。海德格指出客觀主義時間觀是將時間視為自然事物、旨在對時間進行測量,是其所謂「通俗之時間觀」;而集體主義的時間觀則是「此在」沉淪之「非本真的時間」。然而,就主體主義的個體時間而言,海德格卻摒棄胡賽爾將「時間」侷限於先驗自我意識、進一步發展出「此在」實踐意義的時間—亦即人類個體於生活脈絡中對自身可能性的關切—作為「原初的時間」。此外,海德格強調只有「此在」對自身死亡真實的體認才能使人認清「時間的本質」。

➤3/13 教育是國家本位還是兒童本位?/李彥儀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教育的本質與目的為教育哲學、教育思想史不斷探究的問題,它並影響實際上教育政策推動、課程與教學設計……等。教育的本質與目的至少涉及教育究竟是為了國家的需求而培育人才,從成人或教師的角度出發為幫助學童準備適應未來社會生活,或者就著兒童的稟賦、天性而思索等核心問題。本次講題將介紹教育哲學裡的討論,並藉以反思當前的教育政策與相關實踐。

➤3/27 魔鬼之族也能建國?/陳欣白(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)
盧梭說,民主預設太多的條件和美德,大抵只有一個天使般的民族,才適合民主;康德說,不不,只要有理性思考的能力,那麼即使是各懷鬼胎的一群人,也能建國。柏拉圖說,哲學家君王是最理想的統治者;康德說,不不,要君王成為哲學家,或要哲學家成為君王,既不可遇,也不可求,不如保有言論自由,就能促使政治改革。政治人物說,經濟100分,政治0分;康德說,不不,幸福是不確定的概念,若把幸福原則當作國家發展的根本原則,那會使統治者成為獨裁者,而人民成為反叛者。究竟這位200多年前的哲學家,能為我們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帶來怎樣的啟發?3/27邀你來思考康德。

➤4/24 班雅明與德希達論翻譯/黃雅嫺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德希達曾說:「要去翻譯,但翻譯不等於去確保某種透明的交流。 翻譯應當是去寫具有另一種命運的其他文本。」就此,翻譯不只是語言轉換的問題,它還負有跨文化的傳遞功能。 在這場講座中,將集中討論班雅明的〈譯者的任務〉以及德希達的〈巴別塔〉兩篇文章,討論原文、譯文與譯者三者之間的關係,亦即為什麼需要翻譯?翻譯,意味著什麼?從一個語言到另一個,難道不就是為了交流嗎?翻譯是必要的,那麼與譯文(被創造出來的新文化/新文本)之間的親緣性何在?另一方面,就語言的轉換而言,翻譯永遠不可能複製原文,也就是說,無論如何忠實的翻譯都不可能透明、無耗損地傳遞原文,因此對原文中的不可譯,就帶有抵制、抗拒被翻譯的特質。但這並不是說翻譯初始的允諾是無效的,而是指這允諾先天地就是有限的,正是這有限性,才使得譯者能為其債務負責、能清償他一開始欠下的債務。

➤5/15 什麼是想像?/黃冠閔(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與哲學研究所研究員)
我們如何想「什麼是想像?」?在談想像這個議題時,立刻就碰到這麼一個像是繞口令的小關卡。一般情況下,我們希望發揮想像力;例如,在設想未來的時候、在做思想實驗的時候、在希望突破既定框架的時候、在找尋「另類」的時候、在看文學作品、讀歷史書、面對藝術作品、聽音樂的時候,我們都會要用到想像力。但過多的想像也會阻礙對於實際情況的了解,也會產生誤認、誤解。哲學家討論想像力的方式有不同的切入方式,透過哲學討論可以加深我們對於這一議題的認識。

➤5/29 宗教:多元、對話與衝突?/李彥儀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菲特烈希‧馬克斯‧穆勒(Friedrich Max Müller, 1823-1900)在《宗教的起源與發展講論》的第一講中於談論定義「宗教」的困難時有言: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,一旦出現了某種宗教的定義,似乎立刻就會出現另一種定義來全然否定它。似乎這世界上有多少宗教,就有多少關於宗教的定義,而且,在主張不同宗教定義的人們之間的敵意,幾乎就如同身處不同宗教裡的人們對彼此的敵意一樣。」這段話既涉及我們如何理解「宗教」,亦反映實際上存在種種宗教,同時指出各宗教間可能存在的衝突。在多元與衝突之外,各宗教彼此間是否有共通或相似之處?能否就其異同展開對話?西方宗教學與神學面對這些問題時提出了種種宗教多元論述,我們將嘗試透過這些論述的視野與關懷,共同回顧這些問題。

➤6/19 肯定的肯定:德勒茲論尼采/黃雅嫺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)
一般而言,德勒茲的哲學可以約略分為三個主題:首先是哲學史的閱讀與改造,如《柏格森主義》、《尼采與哲學》等;其次是《千山台》與《差異與重複》等自抒其哲學的高峰;最後則是其對美學文學的討論,如《運動-影像》與《時間-影像》。這次要討論的文本,則屬於第一主題的範圍。 尼采對當代法國哲學的影響力遠遠大過同時代的德國哲學家,當代法國哲學對尼采的研究在全世界的尼采研究中也獨樹一幟,當代法國哲學家們幾乎無不論及,傅柯甚至宣稱他就是尼采主義者。此次講題則要集中在德勒茲罕見地為其寫了兩本的著作上,就《尼采》一書而言,德勒茲簡要卻不失靈光地闡釋尼采哲學的要旨;到了《尼采與哲學》一書,德勒茲則將尼采的系譜學概念發揮到極致,以其為批判的方法,德勒茲的轉換使尼采更具能動性與當代性,也更能對抗黑格爾主義。

➤6/26 海德格對生命與死亡的看法/孫雲平(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)
蘇格拉底曾說:「未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生」;問題是:何謂「生命」?何謂「死亡」?生命與死亡有甚麼關係?尼采的虛無主義宣稱人生沒有意義、沒有目的、沒有「為了甚麼」。我們能接受尼采此種極端的說法嗎?如果不能的話,我們要問:生命的意義何在?人生究竟有沒有任何的「為了甚麼」?存在主義跟現象學都強調真正的關鍵並非「甚麼」(what)、而是「如何」(how)。問題是否將因此轉變為「我們該如何存在」、以面對「生命」與「死亡」?我們究竟是如何存在的?海德格對此有何說法?

講師群簡介

孫雲平
德國柏林洪堡大學(Humboldt-Universität)哲學博士,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,研究興趣包括當代歐陸哲學、形上學、詮釋學、現象學、宗教哲學。過去發表的文章有〈偶然性與事實性—海德格《存有與時間》的「此在」分析〉、〈尼采《人性的,太人性的》之形上學解構及其意涵〉、〈文本、詮釋與實踐——呂格爾《由文本到行動》的詮釋學〉、〈歷史與人生——尼采於《不合時宜之觀察》對歷史方法論與目的論之批判〉、〈呂格爾詮釋學之敘事的上帝「論證」〉、〈真理判準、自由意志、人類圖像─論《自由、演化與生命安頓》〉、〈解消所有矛盾的「絕對者」——庫撒努思在《論博學的無知》的上帝觀〉、〈以亞里斯多德之實踐哲學來讀《孝經》〉、〈無以名之的絕對者—海德格存有論的宗教哲學溯源:艾克哈特〉、〈尼采《反基督》對基督教的批評〉。

李彥儀
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。曾為國民中學國文科專任教師、並先後兼任行政與導師工作。

陳欣白
德國杜賓根大學 (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Tübingen)哲學博士,成功大學中文系約聘助理教授,研究專長是康德倫理學與法政哲學。

黃雅嫺
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,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。小小資深講師,2017-2020年已在小小舉辦15場哲學讀書會,2021小小哲學系列講座主題規劃人。

黃冠閔
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哲學史博士,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、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合聘教授。著有《在想像的界域上──巴修拉詩學曼衍》(2014)、Un autre souci de soi. Le sens de la subjectivité dans la philosophie chinoise antique (2017)、《感通與迴盪:唐君毅哲學論探》(2018)。研究領域為德意志觀念論(謝林)、現象學、當代法國哲學、比較哲學、風景哲學。

❤️報名: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4461c15ffee1dc14214